一個成功、長久的薄層綠屋頂系統,需有防水、排水、蓄水、輕量化及永續成長環境等多項要素的組成,缺一不可。並非單以景觀、綠美化之角度為設計及施工依據。具備各項優異性能的材料所組合而成的系統,才能發揮綠屋頂之最大效益,而非成為建築物之大災難或維護困擾。
綠屋頂系統
|
 |
1. 具抗根性能且可靠的防水層
可靠且長久的防水層為建構一個成功綠屋頂的最基本要件,如果屋頂漏水,則綠屋頂將成為建築物的最大麻煩。作為綠屋頂的防水層,除需有耐水泡、耐久之基本性能,更須具備抵抗植物根系穿刺的能力。同時避免選用添加抗生素的材料,避免影響植物生長。目前認證防水材抗根穿刺力的最高標準為FLL現地4年試驗認證。Sika Sarnafil G476 PVC防水膜即具備本項認證。
2. 良好之蓄、排水層
綠屋頂系統除應具備吸收大自然降雨的能力,提供植物平時成長所需,減少維護成本並達到都市保水效益。遇到暴雨來襲則需加速屋面的排水,因此兼具以上功能的蓄排水板為不可或缺之要件。
我們採用高強度HDPE或HIPS材質,依據個案設計需求具備多種型態、高度、特性之排水板可選擇。
3. 輕質成長介質
建構薄層綠屋頂不能以一般花土、沃土為表面植栽成長層,因屋頂樓板之荷重能力有限,尤其老舊建物要建構綠屋頂,系統載重為考量第一要件,其中土壤佔有最大重量。同時又需兼具排、蓄水功能,一般沃土透水性差、重量重,吸付養分能力不佳,不宜使用於屋面。輕量化、蓄排水性優良之成長介質為最適當材料。我們採用進口無機質輕量礦石(密度0.8~0.9),依種植植栽種類不同,混合不同比例有機質及有機肥料,提供植物最佳成長環境。最薄厚度僅需5cm,整系統完成重量最低約60kg/㎡(乾燥重)。
|